隨鋼格板行業的效益正在逐年降低,利潤不斷下滑。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加之國內大量的鋼格板廠家大量涌現,而終端需求卻沒有隨之增加,從而產生了嚴重的產能過剩。要想把產品銷售出去,沒有別的辦法,就是拼命壓價。于是,鋼格板之間的競爭會主要集中在價格上。長期以來,價格競爭一直深受鋼格板生產者、經營者重視。甚至一談到競爭,就會想到削價。在一定條件下,價格競爭是必要的。但是,把價格看成決定交易成敗的唯一因素,難免會造成價格競爭的泛濫。
一、鋼格板價格戰的起因
鋼格板企業采用競爭性的降價,多半是因為鋼格板生產企業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占領市場,提高企業的價格競爭能力;有些鋼格板企業有時則是為了盤活資金以用于開發新的鋼格板產品而處理庫存積壓產品,有些則是為了提高行業的進入壁壘。另外一些鋼格板企業則是由于同類產品發起了價格戰,為了鞏固自己已有的市場而不得不被動的盲目跟進,卷入價格戰中。
二、鋼格板企業如何看待價格戰
價格戰,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既能傷別人,也能傷自己;價格戰作為鋼格板企業一種最原始的營銷策略,因其具有殺傷力強、短平快等諸多優點,因而被廣大鋼格板企業所普遍看好和采用,對于價格戰,很多人往往存在著誤區,一提到價格戰,意識當中就認為是拼價格,具體到怎樣拼價格以及通過價格戰來達到什么樣目的,很多人更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要更好地運用價格戰來服務于市場與企業,就必須消除對價格戰的片面理解和認識,從而建立一套合理、科學的評議價格戰的評判體系。
價格戰是一種市場“工具”,作為“工具”來說,它沒有好、壞之分,不同鋼格板廠家、不同目的的不同運用,其所產生的結果和效果也截然不同甚至大相徑庭。但什么是好的價格戰,什么是不好的價格戰呢?筆者認為,凡是有助于環境凈化、有益于鋼格板行業發展、有利于鋼格板企業競爭以及戰略實現以達到共贏的價格戰都是好的價格戰,相反,那些低價傾銷、投機取巧、擾亂市場秩序、毫無戰略意義的價格戰便是不好的價格戰。
三、價格戰給鋼格板市場帶來的影響
對于價格戰,無論是發起者、參與者還是規避者,都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策略,而不是盲目地降價或不降價。在鋼格板企業要遭遇或將要遭遇價格戰時,首先要充分了解競爭對手的能力、動機及策略,這樣會使企業對對手的降價進行有效的反應;其次對鋼格板消費者行為的研究能使企業避免價格戰的爆發;最后要說的是鋼格板企業應對短期損失與長期得益進行權衡,必要之時應該進行防守并承受一定的損失,以保住應有的市場領地以求得長遠發展。
作為國內的鋼格板企業來講,要想走出“價格戰”的困擾,應該學會更新市場觀念,創新企業的經營策略,從根本上擺脫市場過度競爭的困擾。在鋼格板產品結構調整和品牌創新、新產品開發上多下功夫,盡快上升到以技術競爭取代價格競爭的高度。要堅持不懈地實施創品牌.創名牌。提高鋼格板企業產品品質,創造優良產品,以名牌戰略取得市場突破。在市場銷售中主動調整產品市場的銷售主攻方向,積極開拓新的銷售區域和銷售渠道。同時,還要把“售后服務管理”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把“服務營銷”作為企業競爭的核心動力。這樣,鋼格板企業就可以有效避免“價格戰”帶來的不利困擾,在市場上不斷獲得新的發展空間。
價格戰是現代鋼格板企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營銷手段,在市場運作中合理利用價格杠桿作用,實行有效市場競爭,這是企業營銷策略的重要內容之一。另一方面,頻繁的“價格戰”則是違背市場和經濟規律的非正常競爭手段,是過度惡性競爭行為,往往造成鋼格板企業在競爭中陷入嚴重虧損的境地,甚至企業從此夭折。究其原因,“價格戰”的根源在于目前產品的供過于求,同類產品過剩,各個生產鋼格板企業之間產品雷同,外觀,造型、質量與性能沒有大的區別,同質化現象嚴重,售后服務不到位等企業因素構成。在我國現階段,“物美價廉”仍然是我國居民在選擇消費時的主要出發點。所以往往價格戰可以為鋼格板企業所利用,并且屢試不爽。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鋼格板市場競爭促進了技術進步,管理創新和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的提高,降低了成本和價格,增強了鋼格板企業的活力,使企業和消費者都從中獲益。市場競爭是鋼格板企業綜合實力和多種要素的競爭,體現在市場上,是產品品種、質量、價格和服務的競爭,是多種競爭手段的綜合運用。但品種、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需要企業長期的努力,而通過降價來競爭則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降價是自然的也是進一步擴大市場的重要手段,但降價走向極端就是惡性價格戰。
惡性價格戰給鋼格板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害。一是增加了鋼格板企業成本,價格戰必然伴隨著宣傳戰,雙方大量的廣告投入使企業經營成本大幅度上升。二是減少了收入和利潤,如果一方降價另一方不降價,則降價方可以通過擴大市場來增加收入和利潤。多年的實踐證明,降價必然會引起連鎖反應,競爭對手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跟進降價,其結果是市場份額都無法擴大,雖然啟動了一些潛在市場,但很難彌補降價造成的收入和利潤損失。三是造成企業業務產品和資費管理的混亂,降價必然增加新的業務產品和資費種類,而一種新產品和資費種類一旦產生,發展了客戶就很難再取消,哪怕只有幾百甚至幾十個客戶,也必須保留,否則就是違約。惡性價格戰的最終結果是兩敗俱傷,并給競爭各方都帶來很多后遺癥。價格戰的目的是與對方爭奪客戶而結果往往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你在爭奪對方客戶的同時,自己的客戶也被對方拉走,最終誰都無法獲得穩定的客戶群。價格戰一般都是短期行為,沒有長遠考慮,因此經常引發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價格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鋼格板企業的誠信,不斷降低的價格使客戶不知道企業的正常價位到底是多少,有人認為企業牟取暴利,有人認為無理由地變換價格是欺騙消費者。價格戰還增強了一些人的投機心理,影響了客戶的正常消費。價格戰造成的這些后遺癥,會給鋼格板企業帶來長遠的不利影響,甚至會影響到鋼格板企業的正常發展。
四、鋼格板企業出路在何方
面對價格戰,并不是所有的鋼格板企業都參與。有的鋼格板公司采取了較為理性的態度,發揮其中于消費者有益的一面,堅決抵制其中的種種不理智因素。相比于價格,“品質”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源于品牌企業對自身管理、科技、工藝、質量、服務等各方面優勢的充分開掘與整合。
價格戰有助于鋼格板企業上進,不斷更新技術降低成本在競爭中處不敗地位,但惡性價格戰(比如拿成本或者低于成本的價格來強占市場)則導致參與者兩敗俱傷,造成不正常市場.總體來說,凡事有利弊,我認為價格戰利大于弊.還是消費者得的實惠最大,
首先要說的是"價格戰"是一把雙刃劍,很多鋼格板商家他們本身是不想打價格戰的,但是對于商家的上帝們——消費者來說“價格才是硬道理”,現在是可以大說商家或主動或被動的都在打“價格戰”,因為這是一種促進消費者購買、占領市場的手段,而且是一種很重要的手段.這也是商家排擠競爭對手的一種手段。但是等到把對手打敗后,他們就會做品牌,就會提升自己(包括價格),這樣的話,這個商家就是這次“價格戰”的贏家,否則就會多敗俱傷。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鋼格板企業間的競爭更趨激烈。為了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企業往往采取各種策略進行角逐。通常,企業間通過價格大戰來決定勝負。在價格大戰中,相當多的鋼格板企業陷入危機之中。那么如何從價格戰中順利實現突圍?下面的幾點建議但愿對企業經營者有所幫助。
?
細分目標市場戰略:有關數據顯示:鋼格板企業利潤的80%來自于20%的客戶,而進行市場細分,就是要找出并滿足最優質的20%的客戶的需求。通過市場調研,可以了解顧客消費力、消費喜好、購買習慣等,建立有效客戶信息反饋系統,形成企業與市場的互動,提高組織的市場反應能力。其目的是保持與市場需求零距離接觸,以便對不同客戶群體進行市場細分,有針對性地滿足目標客戶需求。鋼格板企業可結合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來確定目標細分市場,建立品牌形象。這樣,企業可以以較經濟的代價換來足夠的利潤,擺脫無差異化產品的價格糾纏,突出價格戰重圍。
實施差異化戰略:實施差異化戰略,就是揚長避短,突出特色,充分發揮競爭優勢取得市場利益。實施差異化戰略首先表現為通過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掌握主動權。差異化還表現在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升級上。隨著競爭加劇,差異化的戰略正被越來越多的鋼格板企業認識和運用。
建立戰略聯盟戰略:同質化產品的生產能力過剩,最后總是以降低價格的形式來消化庫存,因此鋼格板企業面臨行業系統性風險。可以考慮建立戰略聯盟,既增強競爭力又能抵御風險。利用各自的強勢資源進行互補合作,力求獲得雙贏。在商戰中,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與競爭對手合作的例子比比皆是。目的是降低成本,增強市場核心競爭力。
提升服務品質戰略:許多產品對服務要求較高,服務本身也很有彈性,容易產生差異化。鋼格板企業可以借此提高服務品質,為顧客提供滿足其個性化的服務需求,幫助客戶成功或提供解決方案,為客戶創造價值。
施行價格跟進策略:如果鋼格板企業要贏取或維持市場份額,可以用同質化的產品跟進對手價格,也可以控股一家"同質化產品成本領先"的二線品牌實施反擊,實施多品牌運作。
總結: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對國內的大中型鋼格板企業來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適者生存 弱者淘汰的的自然規律被表現的淋漓盡至.因此,我認為,價格競爭總的來說是利大于弊。鋼格板企業不得已而為之的降價,對企業的利潤損失雖然巨大,因為從鋼格板企業本身的長遠發展來說,價格的競爭是市場經濟下的必然手段,它將促使鋼格板企業從降低成本,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上下功夫,但是對消費者和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價格的競爭使消費者更能享受到物美價廉的產品和服務,使用戶得到更大的實惠!如果說我們有利有弊的話,我認為弊是客觀存在的,而利需要我們去爭取,機遇和挑戰,挑戰是實在的,而機遇是潛在的。你不通過自己的努力,你不可能獲得機遇。但只要在逆境中得以生存.謀求發展,將來必可擁有龐大的國際市場. 降價競爭更多帶來的是中國鋼格板企業對于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思考,對于如何加強內部管理,提高資金利用率有了更迫切的要求。
?